星河奖获得者向治栋:老而弥坚攻坚克难
我这个人就喜欢鼓捣新东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新想法,忍不住要试验一下。 第七届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获奖者、广东威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向治栋说。
这位来自湖南的老工程师1943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所学的专业就是高分子材料与塑料的合成与加工,此后一直从事有机工艺添加剂与粘合剂研发。 可以说,我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搞塑料。 向治栋说,他一直从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的生产、研究、开发工作,期间还担任过多家公司的生产厂长、总工程师,并曾受邀到国外任技术专家。
1982年我还是深圳一家公司的生产厂长时,公司引进了国内第一条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但生产出来的薄膜由于不适合当时国内市场,一直滞销。当时我就琢磨着得想出新渠道,不然厂子就废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研究,我决定将生产线用于专门制造香烟包装膜,并一举取得成功,工厂也因此转危为安。 向治栋表示,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如果不开发生产新产品,就没有办法生存、发展。
正是有了这种坚持技术创新的理念,让向治栋在科技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多年来,他设计研究申报国家专利5项,已授权2项,受理3项;开发研究的多项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获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证书1项。今年,他凭借 镭射真空喷铝转移基膜 、 流延复合型CPP镀铝基膜 等新技术项目,一举夺得第七届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说起本次获奖项目,向治栋十分自豪。原来,他从原公司退休后,又先后被多家塑料企业聘请为技术顾问,帮助这些企业解决生产上碰到的困难。 2000年,广东威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老板专程飞到湖南把我 挖 了过来。 向治栋笑着说,被公司老板求贤若渴的真诚所感动,他欣然接受了公司总工程师职位,并为公司制定了一套工业管理制度和一套企业生产标准。
向治栋深知包装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将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当时镭射膜刚刚出现,湖北、广东等地都有企业尝试制作,但这个产品工艺技术要求高,不容易成功,我下决心要先搞定它。 向治栋说。经过多次研究、实验,最终研发出了 镭射真空喷铝转移基膜 ,该技术主要用在商品的防伪商标和高级包装的制作方面,能使带有镭射图案的铝分子薄层完整地、干净地转移到商标贴上,并获得极佳的镭射效果。该技术也成为威孚公司申请成功的第一个专利,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该产品年实际销售量在1500吨左右,销售收入2200万元以上,可创税利387万元。
继镭射膜之后,向治栋又研发了多个新技术项目, 流延复合型CPP镀铝基膜 就是其中之一。向治栋告诉,CPP镀铝膜的高阻隔性,可用来代替铝箔包装需要长期保鲜、保质、保香的食品、药品及香料或化妆品,用途极为广泛。但普通的CPP镀铝膜有一个致命弱点,即是铝层附着力低,这种镀铝膜用作PP或PE进行流延复合时,很容易造成镀铝层剥离,无法使用。向治栋经过研究,解决了流延复合脱铝的难题。流延复合型CPP镀铝基膜的开发成功,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多国,到目前为止,年产量在1200吨以上,每年销售额1700万元,可创利税405万元以上。
竞争才能生存,进化才是王者。 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一句话,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并不断进化。 采访即将结束时,向治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