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时候和詹姆斯邦德说再见了 [复制链接]

1#

《:无暇赴死》剧照

10月20日,第25部电影,同时也是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无暇赴死》在北京环球城市大道电影院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首映现场展示了影片中的经典道具,一辆银色的阿斯顿·马丁DB5跑车。

《:无暇赴死》是丹尼尔·克雷格第五次饰演詹姆斯·邦德,也是他最后一次饰演詹姆斯·邦德。从年他所饰演的第一部系列电影《:大战皇家赌场》上映,15年间他已经成为无数影迷心目中最性感、最经典的,是的,没有之一。

《:无暇赴死》剧照

尽管当年《:大战皇家赌场》刚刚公布选角时,他曾因为“金发、个子不高、相貌平平”甚至“蓝色眼睛”而成为众矢之的,遭受影迷抵制,但影片上映之后,当观众看到他所饰演的那个全新的强壮、粗犷、野性,似乎还有一些笨拙的邦德出现在大银幕上,舆论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溢美之词像最开始的抵制声一样扑面而来,而他完全不同于前任邦德们的粗犷风格,甚至成为追求时尚的男性竞相模仿的新目标。时年38岁的丹尼尔·克雷格在这场盛大的人生赌局中,赢得了最大的一把。

《:皇家赌场》剧照

不得不说,在丹尼尔·克雷格的塑造之下,邦德不再是那个身处枪林弹雨头发一丝不乱的邦德,虽然还是少不了美女、名车和各种奢侈品傍身,但邦德却成为一个更有人情味,也会犯错误,也会紧张的男人。在《:无暇赴死》中,他更是完美诠释了一个男人对于朋友、爱人、家庭的爱与责任。

正如在接受中国媒体越洋连线采访时,丹尼尔·克雷格所言:“詹姆斯·邦德可以打败邪恶的反派、壮硕的喽啰,但我们最终都会被爱触动。”

《:无暇赴死》剧照

一头独狼

也学会了让他人走进内心

自年《:大战皇家赌场》上映以来,丹尼尔·克雷格塑造的“实战派”邦德引领了特工类型的新风格。在丹尼尔·克雷格的出色诠释下,特工的一切被重新挖掘探讨,15年来,邦德在皇家赌场中起死回生,从量子危机里拯救世界,在天幕庄园浴火奋战,从幽灵*阴谋中突出重围,伴随着一次次冒险,丹尼尔·克雷格所主演的前四部系列电影在全球也斩获近32亿美元票房,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如今,《:无暇赴死》紧随着年的《:幽灵*》的结局展开,讲述了邦德和玛德琳·斯旺驾驶着阿斯顿·马丁DB5远走高飞后的故事。在新爱情的滋养和鼓舞下,邦德有意和旧爱告别,开启崭新的生活。然而事事并不总是能按照计划走,这场甜蜜的蜜月戛然而止,这对恋人最终分道扬镳。

分手之后的邦德在牙买加过上了退休生活,每日出海钓鱼、晒日光浴,并不出意外地再次回归,接受新的任务。

“丹尼尔·克雷格再次回归,踏上他的第五次,亦是最后一次任务,他所领衔的系列作品为世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版邦德,而现在这段邦德之旅即将画上终点。尽管他能力卓绝,但克雷格所诠释的邦德也并非完人。他不是神话和传说中的英雄,他尚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邦德是一位形象非常立体的英雄,他的成功必定伴随着不时的失败。他身上光与暗影交错,他幽默时,总喜欢夹带威胁。”导演凯瑞·福永如是说。

而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则亲眼见证了丹尼尔·克雷格版詹姆斯·邦德一路的成长。他们目睹了邦德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特工以及获得杀人执照的全过程,他们也看到了这一切背后的代价。他是一头独狼,却也学会了让他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他爱过,也失去过,最终所有人都能一眼看穿他的伤痕累累。

“从《:大战皇家赌场》开始,我就以这种方式诠释着这个角色,”丹尼尔·克雷格谈道,“这就是我们拍摄时的切入点,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展现这一精彩角色的方式。我希望将邦德呈现为一个杀手,我希望他如同杀手一般行动,因为那就是他,一个刺客,那就是原著希望塑造的形象。但与此同时,我希望赋予他现代感。”

从《:大战皇家赌场》《:大破量子危机》《:大破天幕杀机》《:幽灵*》到如今的《:无暇赴死》,他的人生始终如一。这个大主题也贯穿了整个系列,“这就是邦德的人生。‘不成功便成仁’——用这句话来表达系列电影的精髓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量子危机》剧照

《:天幕杀机》剧照

“对于我所参演的系列影片最后所呈现的效果,我感到非常满意,”丹尼尔·克雷格补充道,“它着重描述了邦德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到他,进而改变和指引他的人生旅程。这部作品直面了他与反派及共事之人间的纷繁关系。而最重要的主题则是爱与信任。你再找不到比它们更重要的东西了。”

除了惊险的冒险,围绕邦德与玛德琳的情感而展开的主题在《:幽灵*》中奥地利的大雪与非洲的酷热中缓缓滋长,一同慢慢敞开的还有他愿意让爱与信任重返生活的内心。

《:幽灵*》剧照

经历了《:大战皇家赌场》中韦斯帕·琳德的背叛后,邦德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摒弃情感方面所带来的软弱,他将永远无法做好一名特工,因此《:大战皇家赌场》之后,他拒绝爱情,封闭了自己的内心,避免再次爱上另一个女人。但是玛德琳正是那个能理解邦德的人。他给予了她信任,爱与信任交织间,他再次选择让自己拥有了软肋。

“这是一部系列电影,毋庸置疑,而系列意味着动作与冒险,前作皆是如此,然而为了使动作冒险更加真实,你必须在其中融入一些现实的元素,以及一段动人心弦的情感之旅,让观众们能够与角色产生共鸣。因此,《:无暇赴死》带来了一段纷繁纠葛的爱情故事,但愿它同样能够触动观众的心弦。”丹尼尔·克雷格如是说。

《:无暇赴死》不仅标志着EON制片公司所制作的第25部系列电影,更象征着丹尼尔·克雷格时代的终结,这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故事。

《:无暇赴死》的拍摄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特别是丹尼尔·克雷格本人,都是一段饱含深情的旅程。“当我停下脚步,回想我们在过去五部电影中的表现,我不禁热泪盈眶。它贯穿了我15年的人生。”他说。“我们希望通过《:无暇赴死》给故事画上句点,并串联起所有的暗线。我觉得我们成功了。我对此感到无比骄傲,我同样为众人在制作一部系列电影时共同付出的努力感到无比自豪。哪怕只是参与其中,就已经足够荣幸。”

《:无暇赴死》剧照

丹尼尔·克雷格在最后一幕迎来了他最令人潸然泪下的时刻,这个场景在松林制片厂完成拍摄,而将这里作为终章的拍摄地再合适不过,因为它一直都是系列电影的家。

结束时已是深夜,通常大家在结束拍摄后会直接回家,但是那晚每个人都来到片场。现场并没有欢庆的气氛,大家只是想要在现场一起经历这个特殊的时刻。大家大喊“杀青”,随后丹尼尔·克雷格讲了一段动人的话,每个人都眼眶含泪,相互拥抱。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个时代的结束感到动容。

毫无疑问,在五部影片中,丹尼尔·克雷格赋予了邦德生命,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角色,并不断发展、延伸这个角色,最终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有血有肉的詹姆斯·邦德。自丹尼尔·克雷格之后,詹姆斯·邦德不再只是一个完美特工的代号,而是也会受伤,会犹豫不决,会后悔,会脆弱,会为爱心碎的男人。

《:无暇赴死》剧照

对话丹尼尔·克雷格

我们最终都会被爱触动

“现在是时候道别了。”丹尼尔·克雷格无比感慨地说出这句话。

就在电影《:无暇赴死》中国首映礼前夕,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接受了中国媒体越洋连线采访。

是时候道别了

Q终于要和说再见了,你的感觉怎么样?

A我很高兴能向前看。我觉得现在是时候道别了。我觉得我已经尽我所能地演绎了这个角色。回顾我所参与的五部电影,我为它们感到非常自豪,也感恩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与挥别当然会有不舍,因为他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我曾经付出了大量时间来思考这个角色,我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不是草率地出演了这个角色。而与他道别时,我也不得不考虑很多,与人们进行探讨,试着去感受他。当然,后来新冠疫情暴发,这给事情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视角。所以,我现在对自己的谢幕之作感到非常满意和高兴,但也有一丝伤感。

Q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制作一部电影总会面临许多挑战。他们对此有很多种比喻,但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比喻就是,这就像是一只巨大的车轮开始转动,而它一旦开始转动,就势不可挡。所以,你必须紧跟节奏。各种问题会不断地涌现。在拍摄初期,我的脚踝骨折了,我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灾难。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有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他帮我接好骨头,给我的脚踝打上钢钉,再给我缝合。其实后来我仅仅错过了10天至两周的拍摄,然后就穿上靴子复工了。10个星期后,我又能正常跑步了,我们的拍摄再次进入了正轨。所以,总会有意外发生,但工作中的挑战有时反而是最精彩的部分。

丹尼尔·克雷格在《:无暇赴死》拍摄现场

Q在这一集中,我们看到许多女性角色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你如何看待邦德系列在过去几集中对刻画女性角色做出的努力?

A我一直希望能深入挖掘女性角色,虽然我不知道是否每次都能成功,但我一直希望所有的角色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魅力。在讨论角色和电影的走向时,我们就谈过这个话题。我始终都认为,如果一个角色不够有趣,那么就不该出现在影片中,那样的角色没有意义。我们不能硬加一些斗鸡眼或龅牙仔之类的角色。如果角色本身不够有趣,我们就要增添他们的趣味性。而就女性角色而言,但愿我们成功提升了她们的深度。

同样,出于自私的原因,角色越有趣,电影就越吸引人,女性角色越出彩,电影就越精彩。所以,我想尽力吸纳最优秀的演员来参演。可是如果你没法给优秀的女演员一个好角色,那让她们参演你的电影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必须提高电影水准。

Q很多人认为詹姆斯·邦德是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约束的人,他是孤独的,对任何人都漠不关心,但在《:无暇赴死》中,一些事情发生了变化。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变化?这是否是对邦德性格的颠覆?

A我不那么想。回顾伊恩·弗莱明的原著,我觉得邦德心里一直有个人在蠢蠢欲动,而我有机会去展现他作为那个人的内心情感。我不认为这就让他不是詹姆斯·邦德了,我觉得这不和任何东西抵触。伊恩·弗莱明笔下的邦德角色很完整,但也充满矛盾,有感情、有爱,我所做的只是竭力维持,慢慢地把那些方面展现出来。

我努力让他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Q从年起,你已经扮演了15年了。塑造詹姆斯·邦德这些年,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吗?

A我希望有变化。我努力去改变他,就像我之前说的,随着我年龄渐长,我有试着去改变他,让他尽可能地贴近我本人。邦德越不是不可战胜的,就越会让我觉得他是真实的,当然这不代表他所做的事情不厉害,有时他的所作所为会令人难以置信,也但愿这能达到一定的娱乐效果。但我一直努力让他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会被世界影响的人,这样他也会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角色。

Q与之前的电影相比,你的詹姆斯·邦德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他懂得爱,更加关心他的朋友和家人。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A我很高兴我们选择了这个方向。我一直觉得邦德是一个人,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会受到更深刻的感情影响,比如爱和家庭,虽然家庭不是一种感情,但它是影响我们最深的东西之一。詹姆斯·邦德可以打败邪恶的反派、壮硕的喽啰,但我们最终都会被爱触动。

Q这部电影呢?作为詹姆斯·邦德的最后一部电影,你认为这次演詹姆斯·邦德和以前演的有什么不同吗?

A每部电影都会有所不同。回想《:大战皇家赌场》,我当时什么都不懂,很青涩,很懵懂,只是跟着制作团队的步伐往前走。我感觉从我个人的角度和身为演员的角度,每部电影我都有进步。我试着随着自己在生活中的变化,也去同步地改变这个角色。我希望看到他明显地衰老,我希望看到他或许变得更睿智,或许不再那么头脑发热,或许能三思而后行……虽然他还是会先斩后奏,但我想尽可能多地把我本人融入到这个角色中,让他与我一起成长。

Q15年来你觉得饰演邦德让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出演邦德的这么多年里,我的人生中发生了很多美妙的事。我收获了很多工作经验,对我的表演也更自信了,这些都是因为出演电影,让我遇到了业内的很多优秀演员,有机会观察他们如何工作,也从中学习到了一些东西,这些会令我终生受益。我跟很多优秀的业内人士合作,每一位都热爱他们的工作,这也让我变得更加热爱我的工作。

Q詹姆斯·邦德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你认为这会影响你将来塑造其他角色吗?

A我在演绎一个角色的时候,不会去想这些,因为在表演的时候太在意观众可能会影响你自己,你需要让自己投入当下那一刻。我职业生涯里的每一个角色都会影响我的下一个角色,我也希望这情况能继续。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Q詹姆斯·邦德永远都是衣着得体、风度翩翩。能谈谈你认为的角色与人物服饰之间的关系吗?

A我是看着肖恩·康纳利和罗杰版长大的,其中肖恩·康纳利和他的西装造型对我的影响尤其深远。有几个关于西装的著名幕后故事,有个导演执导了前几部电影,他让肖恩·康纳利穿上一套萨维尔街高定西装,然后对他说,“你要一直穿着,睡觉都不能脱。”所以最终电影中呈现出来的效果才是那样——肖恩·康纳利成功驾驭了那套西装,而没有被西装束缚住。这些故事总是让我对电影的穿衣风格、细节处理等方面印象深刻。

当你阅读伊恩·弗莱明的原著时会发现,他就非常注重细节。他可以用三页纸描述一顿早餐,用四段话描述一对袖扣。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为影迷和邦德迷们保留这个传统,向伊恩·弗莱明和之前的所有电影致敬。

Q当你拍完你的最后一部电影,你有没有带走一些东西当作纪念品?

A我确实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肯定以为我把片场的道具都顺回家了。在我离开片场之前,得接受搜身检查才行。我留了几样东西作为纪念。我喜欢把西装保留下来。可问题是,我拍电影期间很瘦,一年后衣服就不太合身了,但仍然非常精致。我把这些西装都捐给了慈善机构。还有一些像鞋子之类的东西,我捐给了慈善机构和拍卖活动。我留了一块手表,是拍《:大战皇家赌场》时戴过的,是一块非常漂亮的欧米茄橡胶表带手表,我在摇臂镜头中戴过它。它上面还沾有摇臂镜头中留下的红泥。我会永远珍藏它。

Q我们都知道詹姆斯·邦德最喜欢的饮料是什么。你的选择呢?

A我想……天哪,我喜欢喝什么酒?我喜欢葡萄酒,我喜欢红葡萄酒,还有上好的白葡萄酒。其实我很喜欢喝伏特加马提尼。我以前是不喝的,但我现在开始爱喝了。喝一两杯没事,超过两杯的话,就指不定会出什么岔子了。

Q在你看来,《:无暇赴死》有什么新元素可以吸引年轻人吗?

A这是个爱情故事,有非常强烈的情感主题。我不会假装自己了解年轻人,我都有孩子了,他们对我来说就是个谜。但我觉得这部电影有着非常强烈的贯穿故事线,那是一种普世的情感,我觉得年轻人可以理解和体会到。但它也是一部应该结伴去看的电影,不同年龄的观众都可以看,它是一部应该大家共同观赏的电影,而且那也正是电影院的妙处。

我不认为电影应该在手机上、在平板电脑上欣赏,它们应该在电影院里被欣赏,或许是我太老派了,但那种体验是无可比拟的,我希望年轻人去尝试一下。

《:无暇赴死》剧照

文康荦

图片及资料提供环球影业

编辑韩哈哈

廖雯:没有亲耕亲种和不间断的关爱,田园亦会荒芜

杨*:刀尖上的舞者

李象群:追求艺术奔向希望

陈航:致力古建修复还原城市记忆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年11月4日蔡文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