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灰指甲?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难入睡又容易惊醒?不时会腹泻和抽筋?甚至还会胸骨疼痛?这些都是宝宝缺钙可能发生的情况。
听多了补钙广告的宝爸宝妈,遇到这些情况不免产生疑问:宝宝是不是缺钙了?奶粉的钙是不是不足够?哪些补钙剂更好呢?
借着补钙的问题,口粮姨给各位纠正一个常见但严重的误区:摄入量≠吸收量。
以钙为例。之前口粮姨就介绍过,钙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矿物质之一。在国家强制规定的奶粉营养成分表中,钙是榜上有名的,而且添加含量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宝爸宝妈只要按照奶粉建议喂养宝宝,钙含量的摄入是足够、不需要额外添加的。
须知道,宝宝营养讲究的是科学均衡,并不是营养越多越好。高钙摄入会影响宝宝对其他矿物质例如铁、锌、镁的吸收。每一种矿物质都必不可少,缺钙固然是坏事,但钙过量轻则影响宝宝肠胃导致厌食、胀气,重则引起结石,也不是什么好事。
事实上,很多时候宝宝所谓的缺钙不是缺少钙的摄入,而是缺乏钙的吸收效率。
所谓吸收效率,就是宝宝身体实际吸收消化了的部分,与宝宝摄入的总量之比。打个比方,老师上课说了40分钟,有些小朋友可能全程都在专心听讲,另外一些也许在途中神游太虚,只有一半不到的时间听进去了。这就是吸收效率的差别。
那什么造成了效率的差异呢?排除身体基因这些不可能更改的客观因素外,维生素D需要重点了解一下:维生素D有利于增进钙吸收的钙结合蛋白的合成,缺乏维生素D,钙吸收率最多能下降一半以上。
是的你没有看错,从钙吸收扯到维生素D上了。不过,口粮姨不是来推销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除了吃营养剂,还可以试一下天然免费的自然馈赠——紫外线!就像文章标题说的,晒个太阳吧!
在乎美白的宝妈们,在阳光充足的夏天,出门少不了要防紫外线。但宝宝们就不需要啦!在紫外线照射下,宝宝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作用会转化为维生素D3。以晒太阳的方式让身体自然补充维生素D,而且不会过量,是不是很棒呢?!
记得哦,玻璃能有效隔绝阳光中的紫外线。所以,对于小宝宝来说,别隔着玻璃窗,也尽量多地露出皮肤。在不着冷和适当时长的前提下,让宝宝脱掉衣服,尽情在阳台享受暖暖的日光浴吧!对于大一点的小朋友,多点到公园跑动,结合户外体育锻炼来晒太阳也是一举多得的方法!宝爸宝妈们,记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