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抑郁
风湿免疫科王颖芳
据估计,全球有3.5亿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10亿人缺乏维生素D。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两个问题的多发并非巧合,维生素D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的可能非常大维生素D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脂溶性维生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几乎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维生素D受体,受体也可以理解为维生素D的接收器,与维生素D结合后发挥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维生素D可被认定是激素类物质,发挥免疫调节,控制人体细胞的分化、生长及分泌等功能。人的大脑中同样存在许多维生素D受体,说明维生素D在调节部分大脑功能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研究认为,维生素D是健康的大脑抵御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一道防线,它对于人类各个发育阶段的大脑健康均发挥作用。维生素D不但促进产前大脑发育,还能保护老年人大脑功能,减少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认知衰退。研究表明,足量的维生素D水平可以提升人的情绪,改善记忆力,并增加认知能力。
维生素D不足与老年人中的一系列精神障碍相关,包括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等。目前维生素D改善抑郁症的机制还未完全明确,但得到大部分学者认可的理论是,维生素D可以提高“单胺类”大脑化学物质,这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让人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都是积极情绪所必需的。大多数抗抑郁药物都是通过增加大脑中的单胺类物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专家认为,维生素D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效果。还有些理念认为,抑郁症是慢性脑炎导致的,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升高,维生素D可以通过抗炎来减少、改善抑郁症。
维生素D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是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和胆钙化醇(维生素D3),其中维生素D3的效应最强。人体皮肤内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可以提升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制品,而蔬菜、谷物和水果等含有微量维生素D或几乎不含维生素D。
人体内的维生素D需通过肝脏和肾脏转化后,才能转化成发挥生理作用的活性维生素D,也就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骨化三醇。对于存在抑郁倾向的人群,建议注意监测体内维生素D水平,若存在维生素D缺乏,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补充维生素D,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