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高校未婚校园夫妻什么心理导致日益普遍
TUhjnbcbe - 2023/8/12 21:43:00

随着恋爱自由和性观念的解放,一个逐渐走入人们视线的新群体——“未婚校园夫妻”,引发了对于刚踏入成年人世界不久的年轻人们、是否对爱情与同居的份量有着足够考量的疑问。

毫无疑问,传统的婚恋观来讲就是先做朋友再确定恋爱关系、成为男女朋友再考虑结婚、婚后才同居和备孕。这是按理来说最科学的流程,但显然随着时代发展和年轻人思想的开放,这样的“标准流程”似乎正在被他们放弃。

别说婚前同居了,未成年谈情说爱甚至越界、婚前性行为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意外怀孕、单纯寻求生理的刺激而忽视道德……对于情与爱,当代年轻人的种种行为无不是对固有观念的冲击和挑战。

思想开放自然有其好的一面,谁都只活一辈子,对待感情没有必要畏首畏尾、踌躇不前而抱憾终身。人生没有存档读档,合适的人一旦错过,谁也不能保证再续前缘,或许曾经的擦肩告别就已注定此生不复相见。

抓住机会、不让自己遗憾,这样的感情观是目前年轻人的主流思维。哪怕现在互联网和智能化的浪潮从客观层面来看,其实为人与人的再联系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但“活在当下”、“宁愿过错也不错过”的恋爱观依然是大势所趋。

大学生普遍刚踏入成年人的世界没几个年头,对以后要面临的压力、对行为产生的责任大多没有切身体会,做事也容易感情用事而不理性考虑。

往好了说,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朝气、敢闯敢拼;但对待感情上如果也秉承这样的莽撞态度、时常顾此失彼没个轻重权衡,那毫无疑问就是害人害己的愚行。

中国人对待性教育一向是颇为避讳和消极的,这与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浸润脱不开干系。儒家强调伦理纲常,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夫妻更像是相互扶持、组成家庭和繁衍后代的关系,对于超越这一范畴的情爱和亲昵一向是采取压抑态度的。

虽没达到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这种程度,但无疑为延续至今的性教育缺失埋下了伏笔。不同于欧美式的开放性观念,中国人对此一直是传统和保守的看法,即便早已不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指配式婚恋观,可老一辈国人依旧对未婚同居保持着很深重的反对。

“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休想撼动。”

如今各大高校中,“未婚校园夫妻”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数增长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向被认为是新领域、新思想的开拓者与实践者的大学生们,这次到底是时代的风向变了、还是大学生们玩过火了?究竟是什么心理导致“未婚校园夫妻”日益普遍化?

爱人?上床对象?

总的来说,未婚校园夫妻可以根据横向纵向分别的两个指标来划分为四类:是否真爱和是否理性。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划分其实最为透彻和便于分析,能将未婚同居者的动机、逻辑性看得很清楚明白。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毒瘤和隐疾。

首先就是并非真爱且不理性。这种无疑是最让人头疼的小年轻,因为之前一直忙于学习念书且家里管得严,导致在上大学前完全没有恋爱观念和经验。

这种孩子是性教育和爱情教育缺失的人群,他们不明白性行为的含义和责任,只知道沉溺于生理的快感中。这对自己和对方都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对这类人而言,进了大学、父母管不着了,就赶紧找个对象好去体验体验成年人的刺激。

令人遗憾的是,性教育缺失绝不是个例,这样的男女很容易凑到一起,而没有相关的责任意识和经验,又容易导致意外怀孕之类糟心事。这种并非真爱且不理性的婚前同居,说白了其实有没有爱无所谓、对方只是个上床对象;地点也无所谓、同居只是为了更方便和省钱。

若不及时醒悟,恐怕人生虚掷、身体垮掉、学习成绩挂红灯笼等等也只是时间问题。

比起上述这种,并非真爱且理性的婚前同居者,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从特征上来看,他们与前一类人非常相似,同样是对象无异于炮友、同居居所无异于酒店。

但这样的人群却是理性的,他们清楚自己只不过是在找乐子、是在寻求身体上的消遣,他们也不愿为性行为承担责任,并做好了足够的防范措施。这类人,较为复杂,但不难判断这种行为本身是不恰当的。

有句话说得好,“有七情六欲的,是人;没有情感和欲望的,是物;能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才叫人物。”

从科学角度分析,人的情绪波动和情感反馈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化学信号传递、从而让大脑指挥人体做出不同的反应。掌管快感和愉悦的奖励机制——多巴胺,往往正是驱使我们去寻求享受和刺激的因素。

生理刺激促使的未婚同居

多巴胺的分泌与人类生存的行为大概率挂钩,如打猎、摄入高热量食物、交配等等。科学研究的数据是这一观点的强有力支撑,例如抚摸猫狗分泌的多巴胺约是30~40单位,晒日光浴大约在45单位,而性行为带来的多巴胺分泌则达到单位以上。

追求多巴胺的奖励机制,是人类——作为生物体的内在需求,并且往往难以自觉抵制。

可正如上面那句话所说,能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才叫人物。人并不只是追求刺激和快感的走兽,人具有其他生命所没有的强烈社会属性和自我属性。永远被本能的冲动牵着鼻子走,只能说明这个人没有进化完全。

从生理角度我们已经分析了两类未婚校园夫妻出现的原因,无论是否有着理性认知,他们都是在追求着身体的刺激、追求着脑内的多巴胺激励。

可问题是人的身体内循环系统相当敏感,会针对影响较大的刺激做出平衡调整,从而降低对刺激的敏感性。这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但同样这种平衡机制对人体内部的刺激源也奏效,包括多巴胺。

一个不能吃辣的人,吃多了也就习惯了、能吃辣了。同样一个人如果对性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他也大概率会保持或提高性行为的频率、并且不断追求更刺激的“玩法”。同样单位量的多巴胺分泌,在频率固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效果越来越小,反应到情绪上来说就是人感受到的快感不断降低。

在这种边际效用递减的前提下,提高愉悦程度的方式无非两种:加快频率,或者提高刺激程度。而不因爱情、只因性行为需求的同居,无疑能最大程度满足以上两种方式。

欲望是深渊,因为来自你基因、来自躯壳的催动最难以抵制。人的思想,无论高尚的还是糟粕的,都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而存在,本质不过是神经末梢的联结和生物电信号的传递。

能持之以恒地用意志来抵抗生理惰性和放纵,这样的人是值得尊重和仿效的。沉溺于无止境的享乐,人即便是活着,也与日复一日挂在树上的树懒没有什么分别。

爱,能否走到最后

剩下两类未婚校园夫妻的共同点,就是同居这件事基于爱情的基础上。哪怕婚前性行为在所难免,也不是以肉体享乐为目的导向的。

真爱且非理性的婚前同居,往往就是两人彼此相爱到一定程度后,认为需要同居来进一步增进感情。但这种非理性的、热情上头而决定同居的年轻人们,对于彼此的未来发展轨迹和共同追求其实是没有清晰认知的。

“我们都深爱着彼此,为什么不能同居?哪怕对未来没有规划也不影响啊。”这就是很多真爱且非理性同居者的真实写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婚姻其实是两个个体对于人生的共同抗争,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必需品。同居——结婚的最常见空间形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两个人对于共同面对生活挑战的决心。因此从动机层面分析,这类人就是自相矛盾的。

他们或许自认为感受到了爱情,但对随之而来的结合并没有真切体会以及合理预期。结合,并不只是说两人身体层面,更是思维间碰撞与交融的过程。

彼此吸引、感到隔阂、求同存异、合而为一。最理想的夫妻是灵魂伴侣:志趣相投,能在彼此的道路上予以助力和帮扶,更能在风暴来临时共同扛下压力。

不是说爱情在婚姻契约达成后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是说由荷尔蒙引起的、以婚配繁衍为目的的爱情,在婚后的磨合里会迅速消弭。只有灵魂共鸣引起的、思维碰撞后擦出的爱的火花,才能长久在彼此的生命里燃烧。

没有规划、没有预期、没有对彼此的未来负责的打算,这样的爱情是走不远的,被风一吹、被雨一浇就要灭的。

同居不是爱情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流程,缺乏理性考虑的同居,其实只是对双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无谓消耗。作为大学生还年轻,有试错的本钱,但并不会改变这种行为本身的错误性质。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很遗憾,上面所说的三类未婚校园夫妻,都是对彼此不负责任的。同居的意义都没想明白,也很难指望他们能在这一过程中开窍、最终修成正果。

当然,我还是对最后一类未婚同居者,这些以爱情为基石并理性对待同居、愿意从校园时代开始就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的人们,抱有最诚挚的祝福。

“爱情是一种违背天性的感情,它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带进一种自私的、不健康的依赖关系之中,感情越是强烈,就越是短暂。”马尔克斯曾言。但我不能完全赞同。马尔克斯是确实是文学巨匠,但他这句话还是说的不妥帖、不完整。

任何能在爱情中保持理性头脑和独立思考的人,都应该清楚这段情感赋予自己的意义,绝不仅是一段上述的依赖关系。健康的感情是双方近乎同等程度地投入、参与、经营和升华的,天平的两段等重,方可长久平稳。

要探讨爱情的意义,并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爱情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把两个个体的命运联结统一。这种结构就像是双螺旋,彼此保持着相对同步、彼此交缠难分但依旧留有距离、彼此支撑着对方的架构,奔赴共同的存在意义。正像是基因的双螺旋,浪漫的巧合。

人类为何不像是其他动物那样随意交配,为何不像《灵笼》中的灯塔:繁衍后代仅是作为人类存续的必要任务、孩子的父母戴着面具素不相识、甚至生育之后母亲与孩子都不得见面?

因为人既非本能驱使的动物、亦非纯粹理性的机器。你可以从生物学和遗传学角度来解析爱情的成因,但你永远无法反驳我在主观感受上的任何值得为之倾尽所有的点滴。

追求客观合理性固然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思路,但不意味着这就一定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在热恋中仍旧不失对未来筹划者,大概率对高校期间就开始同居的代价算过一笔账。

以局外人的观点来看,这明显是需要付出更多成本的——与同学交际的机会更少,父母或许会反对,客观来讲这也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双方同样会有沉溺享乐的隐患。

但他们依然选择这么做了。当聪明人做了不那么聪明的事,只能说明他有把握、有担当风险的准备、也有甘愿为此付出的决心。

同样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沉浸在低层次的生理快感中无法自拔,虚掷光阴、空耗身心;有些则已经担负起本该延后的压力,仍旧带着笑容携手共进。他们的结局不同,我不感到奇怪。

希望未婚校园夫妻们能认清自己的形势和处境,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要承受怎样的考验。最后还是祝愿那些敢于违背自私的天性、敢于在彼此仍未成熟的年纪就携手共进的人们,能在生活的风风雨雨后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高校未婚校园夫妻什么心理导致日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