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震区小学复课第一天内容:画个可以依靠的家
芦山地震后第四天,位于龙门乡红星村的隆兴中心学校在帐篷中复课,上课的老师来自中国社科院心理研究所,课堂上没有课本没有作业,却是绘画练习和游戏。
课程设计者之一、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说,这是一堂心理课,为的是调动孩子们心里的积极资源,来对抗震后常见的不稳定情绪。“这时候给孩子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此要通过游戏用隐喻的故事来达到目的。”祝卓宏说。
梦想中的家只要小小的
五年级学生、11岁的杨严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白纸上画出地震前的家和地震后的家。在她的画中,家中原本有一栋两层高的楼,屋顶上有小小的花园,种着花,她的房间在二楼,墙上挂着贴花的窗玻璃,最让她喜欢的是,屋前有一片小小的草地,那是她和表姐最喜欢待的地方。
地震让她所熟悉的一切面目全非。在她的画里,地震后,玻璃和瓷砖落了一地,房屋的一角裂了口,而她和父母只能睡在屋旁的帐篷里。“原来是温馨的家,但是现在没了。”她用生疏的普通话说。
杨严不会忘记,地震那天正好是她11岁生日。一早起来她和小伙伴在屋里看电视,房间突然晃动起来,她们吓得光着脚丫就往楼下跑。“我们隔壁的一个哥哥被砸死了,他家的房子都倒了。我妈妈他们都去帮忙,她不让我去看。”杨严红着眼说。
之后老师又要求孩子们用绘笔画出梦想中的家。杨严想了想,画出了一栋一层的小屋,用紫红色的笔给它涂上颜色。“这个家是温馨的。”
她反复说“温馨”一词,“不要有两层楼,只要小小的,二楼太可怕了。空地上还要种上花,有一个秋千。”
”人在创伤之后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一个可以依靠的家。这就是我们绘画游戏设计的目的。“祝卓宏解释道。
心理障碍可能持续几年
“晚上睡不好就坐起来耍,帐篷里面很热,我妈妈也睡不好。”杨严说。经历了两次地震,头一次是5年前的汶川地震,杨严已经变得敏感,余震来的时候,她猛地向后一跳,蹦出几米远。妈妈严永琼说,5年前孩子整夜都抱着她无法入睡,现在夜里常常醒来,还会时常想起地震时的情形。
祝卓宏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遭遇大灾害后常见的心理障碍。典型的症状包括“闪回”,也就是人们多次回忆或梦见大灾中的场景,常常表现出“惊魂未定”的样子。儿童和成年人的一个区别是,孩子们更多的会出现“退行行为”,即在遭遇挫折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是一种反成熟的现象。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会在数周或数月后消失,但一些人也可能持续几年。而这时,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志愿者应长期在灾区
祝卓宏所在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过去一直从事灾后心理援建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们在四川绵阳、绵竹等重灾区建立了心理援助站,5年来通过直接的干预和培养当地志愿者等方式开展灾后心理重建工作。
祝卓宏说,“汶川地震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大批心理工作志愿者跑到灾区,但很多人短期就离开,5年下来我们发现这造成了很多问题。我们说‘不要在伤口撒盐’,一批批心理工作者到灾区,冲到那些受了重伤或者失去亲人的人家里,一次次揭开别人伤口,这就是在伤口上撒盐。我们的建议是,那些不能长期待在灾区的人不要轻易地去进行心理干预工作。”
祝卓宏的计划是,按照心理援助的规律,要在芦山灾区建立工作站,至少在1至3年的时间内给震区提供心理援助,同时还要培养当地的志愿者,“当地的志愿者是长期生活在灾区的,他们更了解灾区的生活和文化,这样才能保证心理援助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去。”